担心人工智能取代翻译?中国翻译协会会长这样说

  • 2018-09-26 11:37
  •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马俊】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有关人类将因此失业的警告不断。尤其在翻译行业, 有人说有了强大的翻译软件,人类将无需学习外语;甚至有人说AI的发展会让译者失业。对于这样的担忧,中国翻译协会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院长周明伟20日表示:“跨文化语言翻译中最难的是,如何通过翻译,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了解语言本身所体现的温度和深度。”

  科大讯飞是全球知名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公司,该公司的翻译产品经理翟吉博也承认,“机器习得的东西,并没有深入理解语言背后与文化相关的东西,容易闹出笑话。”他认为,先由机器完成基础的翻译工作,然后由人工审读,才是比较理想的合作方式。这正如科大讯飞公司董事长刘庆峰所说,AI平台将代替译者完成基础性的工作,从而使后者有更多时间从事更高端、更复杂的翻译工作。“未来不是AI代替人,而是属于掌握了AI技术的人。”

  6月20日,中国外文局与科大讯飞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翻译领域的应用,满足互联网用户语言交流与翻译需求,共建人工智能翻译平台,助力中国翻译产业发展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中国翻译协会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院长周明伟,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方正辉,科大讯飞公司董事长刘庆峰、高级副总裁江涛等出席签约仪式。周明伟、方正辉、刘庆峰分别在签约仪式上致辞,方正辉、江涛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行资源、技术、资本等多方面的合作。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双方共同建设人工智能翻译平台,目标是打造成为国家级的人工智能翻译平台。同时,双方将共建人工智能辅助翻译平台(即人机结合的辅助翻译平台)。两大平台将为各级党政机关、“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及相关机构提供高水平的书面和口语翻译服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两大平台还将面向社会公众,为有翻译需求的机构或个人提供高效、准确、便捷的翻译服务,共同打造翻译行业的A.I.新生态。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将在文化内容生产、版权输出、影视监理、语言合成、语音识别、口语测评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搜索和多语种信息采编、翻译人才评价等更多领域的应用,更好助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作为A.I.+翻译落地应用的重要实践,讯飞翻译机2.0现场发布了“中俄离线翻译”、“同声翻译”两项重大功能升级。自4月上市以来,讯飞翻译机2.0因中文与33种语言翻译、方言翻译、拍照翻译、全网上网等创新功能广受用户好评,并成为2018博鳌亚洲论坛指定翻译机。据悉,全新发布的中俄离线翻译搭载了全球首创的多语种INMT离线翻译引擎,支持弱网络、无网络等环境下翻译功能的实现。而“同声翻译”模式则解决了用户在收听景区导游讲解、展览展会讲解、国际小型会议等单一交互场景下的翻译需求,进一步拓展了A.I.翻译的应用场景。

  中国外文局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专业对外传播机构,长期致力于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说明中国,业务涵盖互联网和多媒体对外传播、多语种书刊出版发行、对外翻译、外宣智库研究、外文教育培训、国际交流及社会事业等领域,是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国家队和主力军。科大讯飞公司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上市公司,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言翻译等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双方此次联手合作将进一步加强资源优势与技术优势的互补,加快推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语言服务领域的实践和应用,引领新时代翻译行业和应用发展。

  (原标题:担心人工智能取代翻译?中国翻译协会会长这样说|人工智能|翻译)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