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预装市场全面爆发华为引发新一轮价格战

  • 2021-03-15 16:38
  • TechWeb

TechWeb文卞海川

“华为不生产汽车,只生产智能汽车供应商。”

随着全球智能驾驶的产业升级,激光雷达前装市场正全面铺开,2021年将成为量产元年,在此背景下,多家激光雷达厂商涌进市场,试图分一杯羹。

华为虽然“不造车”,但在支撑各大车企智能化转型方面,正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此前,华为发布了一款中长途汽车规格的96线激光雷达产品,将数万美元的激光雷达产品成本降低到200美元。该产品在行业中的地位如何?华为靠这个产品能颠覆整个行业吗?

1)何为激光雷达?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激光雷达逐渐兴起并成为一个新的出口。根据Yole Developpement的数据,从2019年到2025年,全球激光雷达行业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8%。与国外相比,我国激光雷达行业的发展水平仍有提高的空间。到2025年,预计中国激光雷达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将进一步缩小与全球激光雷达行业领先国家的差距。

自主驾驶环境监测传感器主要包括摄像机、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和激光雷达。

把… 分类

工作原理

目前主要应用方向

优势

贫困的

摄像机

听到摄像机收集的信息后,

并进行算法识别

车道偏离警告、交通标志识别等

广泛使用;价格低廉

受天气影响很大;样本依赖;复杂算法;稳定性差

kground-color: #d9e2f3; border: 0.00pt solid; border-top-width: 0.50pt; border-bottom-width: 0.50pt;">

毫米波雷达

发射并接收毫米波,

根据相差时间测算距离

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等

测距测速能力突出

无法辨识行人和对周围障碍物进行精准的建模

超声波雷达

通过超声波发射与反射接收的时间差来计算距离

自动泊车

价格低廉;近距离探测精度高;不受光线条件影响精度高;采集信息丰富;

不适合长距离测量

激光雷达

发射和接受激光,

以此测算距离

道路提取、环境建模、障碍物识别等

实时性好

工艺要求水平高;目前车规级少

(表1 环境监测传感器优劣势对比 TechWeb整理内容来源:电子发烧友,CSDN)

摄像头是传统视觉解决方案的基础,价格较低,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功能的要求安装在不同位置上。

毫米波雷达是指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测的雷达,波长 1~10mm,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兼具微波制导和光电制导的优点。

超声波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接收的时间差来计算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常用在泊车系统中。

激光雷达主要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

目前,大多数车企已基本实现L2级别自动驾驶,并开始逐步推出具备L3驾驶的车型,L2到L3的演进,标志着自动驾驶正向无人驾驶演进,这其中,激光雷达成为不可或缺的成员。激光雷达能够对三维空间进行实时高精度重建,是高级别无人驾驶技术实现的关键。

种类

测距

体积

成本

可靠性

技术成熟度

机械式

中远距离

成本高且很难下降

不可靠

半固态

转镜

中远距离

较低

可靠

MEMS

中远距离

较低

可靠

固态

Flash

近距离或远距离低精度

较小

可靠

OPA

中远距离

最小

目前很高,未来有下降空间

最可靠

(表2 不同种类激光雷达对比(按扫描方式) TechWeb整理 内容来源:赛迪智库)

按扫描方式划分,激光雷达扫描方式有无机械转动部件可以分为机械式、半固态、固态。混合固态分为MEMS、转镜,纯固态分为相控阵OPA、Flash。

种类

   优势

劣势

ToF

 响应快、探测精度高、廉价光源可实现

易受太阳光子和其他激光雷达干扰,不适合OPA光源

FMCW                

发射功率低,信噪比高,对人眼安全,对探测器要求低,抗干扰:长远看,适合芯片集成,有望低成本量产

对激光源要求高、供应商少且技术成熟度低导致成本较高,旁瓣干扰、轻微延迟

(表3不同种类激光雷达对比(按测距原理)TechWeb整理内容来源:赛迪智库)

按照测距原理可分为飞行时间测距ToF和调频连续波FMCW。ToF与FMCW能够实现室外阳光下较远的测程(100~250 m)。

目前,行业主流技术路线为半固态,随着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未来固态雷达产品或成为行业新趋势。

2)国内外有哪些激光雷达厂商?

国外激光雷达产业起步较早,其中,Velodyne、Quanergy、Ibeo 三家国外企业发展历史较长、技术成熟最高。

国内激光雷达企业起步较晚,但正快速崛起,目前参与该领域的厂商百花齐放,其中,禾赛、速腾聚创等公司的国产雷达产品在车企中应用最多,技术成熟度也相对更成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李雅琪在接受TechWeb采访时表示,目前,激光雷达行业内主要的公司包括美国的Velodyne、Luminar、Aeva、Ouster、Quanergy,以色列的Innoviz,德国的Ibeo,以及国内的禾赛科技、速腾聚创、镭神智能、大疆livox、华为、图达通(Innovusion)等。

从产业应用及市场占有率来看,Velodyne等国外企业,占据先发优势,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我国禾赛科技等进入激光雷达领域后,凭借优秀的产品性能建立了良好的口碑,销售数量及营业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国外厂商的市场占有率随之不断降低。

此前,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公开表示不看好激光雷达技术,主要原因是激光雷达产品成本太高,一套产品成本要数万美元。  

李雅琪表示,激光雷达作为曾经动辄几十万元“奢侈品”,其价格战已然打响。厂商通过直接降低激光雷达成本,积极推进激光雷达规模化量产。目前价格最低的激光雷达低至百美元。其中,激光雷达鼻祖Velodyne发布的Velabit激光雷达价格仅为100美元。

厂商

产品

售价(美元)

Velodyne

HDL-64(2014年)

75000

HDL-32(2017年)

30000

VLP-16(2018年)

4000

Velabit LiDAR(2020年)

100

Quanergy

M-8(2018年)

500

Aeva

Aeries(2019年)

500

禾赛科技

PandarQT(2020年)

4999

大疆-览沃科技

Horizion(2020年)

800

Tele-15(2020年)

1200

速腾聚创

RS-LiDAR-M1Smart(2020年)

1898

镭神智能

LS20B(2020年)

999

(表4主要厂商激光雷达价格 TechWeb整理 内容来源:赛迪智库)

李雅琪总结称,短期内传感器市场的需求主要为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但从长远来看,一方面,随着激光雷达的价格下降,激光雷达将从“奢侈品”向自动驾驶的“必备品”转变。另一方面,单一种类传感器无法胜任L4及L5完全自动驾驶的复杂情况与安全冗余,以以激光雷达为主、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为辅的多传感器融合成为必然趋势。

3)华为“96 线中长距激光雷达”在行业处于什么地位?

去年12月,华为发布了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公开资料显示,华为的激光雷达定位为中距激光雷达,最远可达到150米的探测距离,其水平视野可达到FOV120度视角。

在了解华为产品在行业处于什么地位时,首先需要考虑激光雷达的几大因素。李雅琪认为,激光雷达最常见的显性参数包括线数、探测距离、测量精度、测量准度、扫描频率、垂直视场角、角分辨率、点云密度、功耗、集成度等。

隐性指标主要指激光雷达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可量产性及使用寿命等,缺乏公开信息及可量化系统,可通过产品是否得到车规级行业认证、应用于整车厂或自动驾驶出租方案提供商的测试车队或量产项目来侧面了解。

厂商

主力产品

技术

路线

线数

探测

距离

测量

精度

垂直

视场角

水平角分

辨率

点频

价格

(美元)

功率

(W)

信噪比

Velodyne

HDL-64E

机械式

64

120m

2cm

-24.9°至2°

0.08°至0.35°

1.3M(单)

2.2M(双)

75000

60

一般

HDL-32E

32

100m

2cm

-3.667°至10.67°

0.1°至0.4°

695k(单)

1.39M(双)

30000

12

一般

VLP-32C

32

200m

3cm

-25°至15°

0.1°至0.4°

600k(单)

1.2M(双)

4000

10

一般

Luminar

Iris

MEMS

-

250m

1cm

30°

-0.1°

-

1000

-

禾赛科技

Pandar128

机械式

128

200m

2cm

40°

0.1°至0.2°

3.46M(单)

6.91M(双)

-

20/27

一般

PandarXT

32

80m

5cm

31°

0.09°

640k(单)

-

10

一般

速腾

RS-LiDAR-M1

MEMS

125

120m

5cm

25°

平均0.2°

1.13M(单)

1898

25

一般

大疆

Horizion

转镜

64

90m

2cm

25.1°

0.03°

240k(单)

480k(双)

800

12

-

Tele-15

128

320m

2cm

14.5°

0.02°

240k(单)

480k(双)

1200

12

-

华为

96线中长距

转镜

96

150m

-

25°

0.25°

-

200

-

一般

镭神智能

LS20B

MENS

16

200m

3cm

20°

0.2°

-

999

10

一般

(表5:各类传感器的对比情况 TechWeb整理 内容来源:国金证券)

在产品参数方面,华为选择的是半固态的MEMS微振镜技术路线,通过与行业知名厂商对比发现,产品参数各有优劣,但整体表现也未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成本方面,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曾表示,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据产业链人士爆料,华为此次发布的激光雷达成本已经下探到200美元,对比国内厂商的主流激光雷达产品,华为的价格已经处于低位,在整个产业成熟后,华为未来更高性能的产品成本或将下探至100美元甚至更低。

在订单量方面,北汽新能源品牌极狐 ARCFOX的新款产品HBT车型,将成为全球首个搭载华为激光雷达的车型,搭载3颗96线激光雷达。据国信证券提供的资料来看,目前华为也与国外知名车企签约战略合作协议,但其激光雷达产品是否已经有应用意向目前尚不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发展火热的国内造车新势力并没有与华为完成合作。小鹏汽车下半年推出的第三款量产车型将使用览沃科技生产的车规级激光雷达。蔚来今年的新车型将采用Innovusion(图达通)与均联智行合作开发的产品。理想激光雷达供应商还未对外公布。

与此同时,华为低成本解决方案也并没有获得全球知名车企的量产订单。

李雅琪总结称,从技术的角度看,目前激光雷达领域存在多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劣,业界最终采用何种技术路线尚无定论。激光雷达领域竞争激烈、技术门槛高,国内外先发企业已在专利上进行了较多技术布局。

“华为虽然是激光雷达行业后入局者,但通过自身的研发,其激光雷达主要性能参数已不亚于同技术路线先发企业,已具备一定的赶超实力,但最终能否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仍有待验证。”李雅琪说道。

“从市场的角度看,华为率先占据优势地位。一是华为激光雷达直接面向前装量产,凭借其在车厂的渠道影响力、经营的稳定性,有望先于其他初创公司打开市场。二是得益于ICT领域光学设计、信号处理、整机工程等长期积累,华为重构了激光雷达的核心部件,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扫描器,具备降低成本的技术基础。”

事实上,华为激光雷达项目起步于2016年,目前首款产品已经完成车规级认证,近日,华为也不断公开激光雷达领域相关专利,展现了进军自动驾驶领域的决心,激光雷达的春天已来,华为推出的低成本产品也直接搅动了行业市场,打响了一轮价格战。

参考文献:中国银河证券:汽车电子系列之一:激光雷达将迎产业化拐点

赛迪智库激光雷达相关报告

国金证券激光雷达相关报告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
第一 ​转换投资理财模式 中佳华达低风险资产投资策略 ​转换投资理财模式 中佳华达低风险资产投资策略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