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扒开显示器面板/色域/刷新率等神秘参数

  • 2018-10-06 09:48
  • PConline

关于显示器色域,目前的通用的有三个标准:

量子点技术咱们前面已经说到了,就不再继续赘述,现在就来说量子点显示器都有哪些不同。

注意手部和墙角,60Hz有很明显的拖影。

144Hz在面对大角度的视角转换时,相比较60Hz拖影会轻微很多。

在这个视角急速转换时,60Hz的画面已经完全糊掉了,而144Hz还只是轻微的拖影。

在中场景中,60Hz画面拖影持续时间会更长,而144Hz在短暂的拖影后迅速恢复正常。

而在最后,在这个场景可以明显看到144Hz和60Hz的差别。

注意房间内的画框、窗户和天花板上的灯1ms响应的显示器拖影情况明显小于2ms的显示器。

在急速转换视角的过程中,2ms响应的显示器拖影都快成实相了。

  实测证明从画面拖影严重程度来看:60Hz/4ms>144Hz/2ms>144Hz/1ms。 而之前的1ms和2ms响应时间的对比结果具有普适性,而非特殊性。在实测之前,以为1ms和2ms之间的差别不会很多,但是当实测之后,不得不承认这差距确实有点大。

  实测结果表明屏幕响应时间确实对显示器拖影有严重的影响,如果说”刷新率“是给眼睛的视觉成像系统留下拖影的话,”响应时间“则是直接在显示器上留下拖影。但我们不难发现,市面上很多专业显示器响应时间都是8ms甚至更多,那是人家的应用领域不同。

  而针对FPS和赛车等需要急速转换场景的游戏或者软件,这样的1ms甚至0.1ms响应的显示器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有那么一部分人玩FPS游戏会头晕,其中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拖影“的存在 (而就在对视频截图的过程中,看了一遍又一遍模糊的场景画面,自己都头晕恶心了好一会)。

  还有人会说,自己看显示器怎么没有这样的情况,这里其一是有个体差异性,其二是个人认知感受不到并不代表视觉系统和大脑感受不到,我们要知道我们所理解的画面是通过了大脑处理之后的。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如果大家不相信的话其实可以真的找几台显示器对比试试,需要长时间适应,144Hz对于60Hz的确很大,1ms响应对于5ms、8ms也有提升。但是在响应时间上我们却并没有最求极限,以上的实验都是选取了比较极限的情况下为了体现144Hz和1ms确实有意义。

  在我们日常使用上,60Hz、8ms以下就够用了,如果玩游戏电竞需要基本也只是144Hz、5ms以下也够用,我们这里想表达的是最求极限并非无用之举,我们不得不承认电竞职业选手和我们一般娱乐选手确实有一些差别。

  (原标题:一文扒开显示器面板/色域/刷新率等神秘参数|显示器|面板|我们)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