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区块链项目会分化成什么样子?

  • 2018-09-05 16:31
  • 今日头条
  当区块链成为当红“炸子鸡”之后,与链相关的项目如同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漫山遍野都是区块链概念的产品。飒姐周末去一家教育机构讲课,隔壁就是某艺术品区块链应用发布会,俺本来充满期待,结果一进门被俩黑西装的“专业人士”盛情推销,大致是买他们家艺术金融产品,这种产品是区块链做的,非常靠谱等等.....不禁哑然失笑。

  1 “橄榄核”结构明显

  优质项目和“骗子”项目,都会大量涌出。

  以腾讯等为代表的“实践应用派”,将持续发力,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技术本身继续服务“人”这个要素,我们相信区块链票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庭审、智能合约会真实地走进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

  同时,正如我们坚信优质项目辈出,我们同样坚信“空气币”大量出现。以目前二三线城市的代币销售火爆程度,项目方、私募转卖方持续借助“地推团队”(类传销组织)进行各级分销,最终销售给C端炒币人。

  韭菜们会在币圈熊市中寻找“希望之光”,总有人以为自己找到了金子,其实可能就是一场空。我们建议谨慎持币,不要把全部资产(甚至负债)炒币,小心币价跌到脚后跟。

  2 海外监管趋严,回流项目增多

  随着海外监管机构与交易所、项目方打交道越来越多,在一波一波的事件中,寻求金融消费者与金融创新的平衡,监管机构态度起了变化,我们目测,未来将逐步回归严格管理的轨道。

  

 

  观察新加坡、日本等国的监管趋势,表面鼓励,真实打压的局面逐渐浮现。随便提一句,这两个国家对于金融诈骗、金融犯罪的处理出了名的“超严苛”,项目方要想以身试法,不是皮开肉绽就是在异乡孤独终老。

  外部监管趋严,有些华人伪“出口”的ICO项目势必回流。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在全国各地的涉币、通证、token的路演和项目推荐会将层出不穷,甚至会采取一些传统的营销手段,提高客户“转化率”。此时,一定要小心“组织领导传销罪”的风险,不要直接或间接授意一些组织或社区参与币的销售活动。我们相信,司法机关会关注涉币案件,及时处置风险,该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果断出手。

  3 场外交易,地下“币”庄

  诚然,对于涉币、涉通证的骨干人群已经被有权机关严密关注,不排除有些高法律风险人群开始被采取“边控”手段(限制出境,含港澳)。

  技术侦查手段是先进的,请不要以为我国警方的办案能力是“弱鸡”。相反,我们在真实的办案过程中发现:我国蜀黎侦查技术过硬,法律能力较强。

  如今的场外交易行为,包括合法行为也有部分违法行为。如果某币持有者不想再持有该币,则可以通过场外交易交割给其他持有者。如果上述行为是偶发的、自发的行为,我国法律不认为是非法行为;如果某人或某交易所以此为业,专门帮忙交换各种币(或长期提供撮合服务),那么,该类行为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的法律风险。

  4 写在最后...

  不要消耗大众对“区块链”三个字的容忍度,一旦消耗殆尽,就如同2014年底的P2P几乎成了背负污名的红A字。如果真心想做长线的项目方,请一定要洁身自好,让大众对区块链和通证有客观的认识和较为亲和的态度。

  我国对ICO的法律定性明确为:非法公开融资行为,这一点近几年很难改变,也不要妄想一些所谓“发达国家”有SEC监管等套路,我们对于ICO根本就是反对,没有什么引导健康发展的监管机关。

  涉币的案件将在年底持续暴露,这段时间并不是没有纠纷,而是网贷爆雷让各方应接不暇,大家都在忙着,还没腾出手来处置涉币大案。而且,代币的法律性质,民法、行政、刑事学者的争论不休,对于警方立案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旦“刑法领域”上把通证或代币都认定为:财产,那么侵害他人财产的行为就比较容易受到公检法机关的有效保护,反过来讲,就有更多项目方、市值管理、交易所涉刑事案。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