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连续发声区块链,重要性何在?

  • 2019-05-14 11:20
  • 3T比特

在中国,央媒对于区块链、数字货币的声音,在监管暂时缺位的情况下,她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盏指路明灯。

CCTV2今年已多次报道数字货币

央视财经频道CCTV2《第一时间》栏目昨天报道了比特币相关话题,并在节目中推荐了相关书籍——《加密资产》。

对此,许多行业媒体纷纷报道,多少都显得有些兴奋。

仔细观察,进入2019年,CCTV2已经不止一次报道了数字货币相关话题。

1月10日,CCTV2《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报道了法国巴黎及其周边六家烟草商店开始在柜台销售比特币的消息。

新闻还具体报道说,(法国)客户在这些烟草商店里可以购买价格从50欧元到250欧元不等的小额比特币,商店会提供销售收据,客户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和关联网站将其转换为比特币。

再往前,2018年12月31日,CCTV2《第一时间》栏目发布了2018国际十大经济事件榜单,比特币暴跌、虚拟货币“凉了”位列第九位。

而在2019年1月1日,央视财经还播出了对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的专访。他的观点是,比特币价格大起大落,投机炒作是主因。

央视多次报道加密货币,说明央视对行业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而从报道内容来看,也显示了央视逐渐开放包容的态度。

人民日报的区块链声音

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对于区块链的报道更为积极,报道范围也更为宽泛。

今年1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科幻文学作家韩松《新科幻 出东方》文章称,面对新时代科技进步,科幻亟待加大思想创新力。在如今的科技革命新浪潮中,最前沿的科技已超出科幻作家的想象。

“比如华裔科学家张首晟发现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和天使粒子,很难由科幻率先提出,区块链也很难进入一般人的想象。创作者要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更深入了解前沿技术及其科学和哲学含义,深刻阐述科技带来的伦理和社会冲击。”

2月1日,人民日报刊文《技术迭代打开无限想象力》指出,日新月异的技术突破开拓着媒体的边界,不仅是人工智能,从无人机、大数据到云计算、区块链等,都可以成为“大媒体技术”,综合应用于信息的生产、分发各个环节。

今日,人民日报刊文《互联网技术落地助脱贫》,文章指出,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也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在四川,依靠蚂蚁金服研发的区块链技术,蜂蜜生产、物流、质检等信息不可篡改地被记入溯源平台,农产品有了可追溯的“身份证”。

而最为业内人士赞许的是,去年8月,人民日报出版社策划出版了《区块链——领导干部读本》一书。

该书收入了各种重要的文章,如丹华资本董事长张首晟《区块链是互联网世界新的分合转折点》、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会会长张旭光《价值互联网时代的区块链技术应用》等。

书中呼吁,继续用发展的眼光看区块链技术,用科学的眼光看区块链标签,用战略的眼光看区块链产业,用冷静的眼光看区块链商机,推动区块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区块链技术造福人民美好生活。

新华社定调

作为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新华社发声比特币,公正客观,字字珠玑。

2018年11月26日,新华社发电文《比特币持续下跌加密货币“泡沫”见底?》,可对比特币和区块链做了最为准确的定调。文章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比特币可谓“应运而生”,穿着去中心化等光鲜外衣。“区块链”技术则是比特币依赖的底层技术、支撑技术,被外界赋予高度期待。

“然而,两者不能简单混为一谈。对暴涨暴跌的比特币,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对应用潜力巨大的‘区块链’技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新华社给行业一颗定心凡:发展是硬道理,但一定要合法合规。

今年1月15日,新华社再发电文《十字路口的区块链》。

电文开头写道:十年之际,区块链步入十字路口,十分需要一场再观察。

电文结束写道:探讨区块链走向何方,一直都是开放式的,无论在它风光之时,还是低落之时;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在未来。

“成熟的技术,往往年轻的时候长了一幅让人讨厌的样子。”

开放的新华社,对区块链充满了一种“对待年轻人般”的感情。

2019年,央媒继续发声数字货币、区块链,报道什么固然很重要,而对于从业者来说,更重要的似乎是央媒本身,因为深陷是非的行业,权威的声音就是雪中之炭。

原标题:央媒连续发声区块链,重要性何在?|区块链|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