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区块链监管预测:从对立到融合
- 2019-04-22 09:03
- 3T比特
区块链自诞生,就强调去中心、自组织,和监管几乎绝缘。
一年以前当提到监管,区块链的老水手会说,你瞧比特币,没有监管,没有组织,就一些代码,发展的这么好。
但2018年,情况发生了改变。
原生区块链步入熊市从多个层面激发区块链界对监管的重新思考。如,没有监管的ICO模式是否需要改变?区块链应用落地是否需要拥抱已经存在的监管环境?监管部门能否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更好的监管?针对区块链的无国界性,全球对区块链是否能够达成统一的监管共识……
关于区块链和监管的关系究竟该如何处理这一主题,我们特邀请了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教授郁莲、云象区块链创始人、VNT Chain联合发起人黄步添、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飒、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院长陈柏珲共同进行了探讨。
四位学者、专家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来阐述区块链和监管的关系,以及2019年区块链技术行业监管新动向。以下为本次圆桌实录:
主持人:2018年多国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都在加强对区块链的监管,您如何看全球这方面的动作?
陈柏珲:2018年,不管是中国、美国、印度,还是对区块链相对友好的新加坡,众多的国家都有针对区块链的监管政策出台。我认为监管是好事。一方面说明这个行业已经发展到足够大,引起各方重视。如果区块链这个行业不足以对市场有影响,那么政府犯不着重视区块链;另一方面也说明,区块链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有序监管。因为只有在有序监管的情况下,政府才会出台扶持、引导政策,进一步推动区块链的发展。
肖飒:2018年全球多地区监管部门加强对区块链的监管,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区块链应用有个特点——自驱动。比如区块链跟token链接,有完整的激励办法,即有生产力,也有生产关系。一旦区块链社区形成,就可以自己运营下去,不需要中心化。正因为有这个特点,监管机构会比较在意,担心引起一些动荡。
加上区块链自出生就跟金融关系密切。众所周知,金融是强监管的。区块链应用跟金融相结合,必然引起全球各地对区块链的强监管。
黄步添:区块链最大的应用是token融资,直接挑战了传统的证券融资。融资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金融风险,各个国家或地区加强监管是必然的。
另外,我们观察到区块链技术行业的监管正在探索和科技相结合。比如用联盟链公有链融合的形式,实现链上资产与监管政策的对话,以链治链。
郁莲:区块链技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应用不多,更多是以融资、币交易为主,并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资本市场根基甚至可能被动摇,金融风险也放大,各国各地区的政府对区块链监管也是理所应当。
主持人:您观察2018年,中外监管部门在对区块链的政策方面有什么不同,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陈柏珲:各个国家的监管不同是因为两点原因:1.各个国家经济水平不一样;2.社会道德水平、法制观念不一样。
各个国家根据国情不同采取不同的监管手段无可厚非。中国监管相对较严格跟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状态有关系。比如现在出口压力增加、房地产挤泡沫的过程中,国内热钱需要寻找出路。这个时候,区块链的出现,使得很多人以投资为目的,把它当成一个金融工具,盲目追捧区块链,如果这种盲目投资不加以监管和正确引导,就会造成金融问题、社会问题。
对中国而言,首先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在稳定的基础上,再去考虑其它问题,是可以理解的。
国外每个国家地区的情况也不同。我就讲我所在的新加坡。新加坡的监管策略是不管谁来都欢迎。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不是去扼杀,也不会去扶持,而是给它自由生长的空间。但是政府相关部门会划定一些红线,让行业在红线内探索。这种监管形态和新加坡成熟的社会体系,以及新加坡处于世界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国家性质有关。
肖飒:我觉得最大的不同是对TOKEN的态度不同。区块链应用常常会用到TOKEN,即通证。我国《证券法》对证券的定义相对比较严格的、收缩。《证券法》第二条定义了证券的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适用本法。基于这个定义,TOKEN并不属于我国法律法规定义的合法证券。
但其他国家或地区定义不一样,有的相对比较宽泛。比如美国等把一项事物等额分份,证券指的是份额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这是广义的证券,大部分TOKEN符合这个证券定义。于是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会对其进行监管。我国监管机构对这个不认可,监管主体就会不同,出台的政策自然不同。
黄步添:中国对用区块链融资模式是严格监管的。中国并没有特别区分链上资产的类别,对其监管首要考虑的因素为是否引发金融风险。
海外比如美国、新加坡等,是适度监管。对区块链上的资产分为两类,一类是utility token(实用型代币),在一定的沙盒范围内运行;第二类是security token(证券型代币),其监管属于证券监管范畴。
郁莲: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2015年就提出针对区块链的监管沙盒。沙盒可以让监管方、被监管方以及用户进行对话。
2018年,英国监管沙盒启用了监管报告系统,自动化程度提高,监管效率提高。比如说可以创建机器可执行的监管报送系统。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也提出了其监管愿景:核心原则是鼓励创新,保护消费者,并有意参考FCA的沙盒监管模式。2018年4月份,CFTC公布了一份监管改革报告,强调用科技的手段,比如IT,大数据,提高对区块链的监管效率,降低成本。
我们国家有产业沙盒出现,比如我参与蔡维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主持的2017“泰山沙盒”项目,可以检验到底哪一个链是深链、弱链,空条还是伪链。
相比海外,我们的这个沙盒(泰山沙盒)属于产业沙盒,能对区块链进行鉴别。
主持人:区块链有去中心化的特点,那区块链应用项目需不需要主动拥抱监管,为什么?
陈柏珲:其实没有所谓拥抱不拥抱。我认为,项目方和政府监管各司其职。项目方以发展项目为目的,可以促进行业进步;监管是政府的职责。政府如果发现项目方出现问题,马上出手,制止或者引导。只要不触碰红线,项目方无需去迎合监管。监管方如果发现现有的监管政策有漏洞,就及时补上,但过去的事情,用新法去追究旧法也不合适。
另外,如果区块链应用项目方认为,可以去挑战监管,我认为这种挑战必然会失败的,并且还会加速行业的毁灭。区块链要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在健康有序的监管下才行。
鼓吹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强调去中心化。从技术上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如果这种认知无限扩大化,我认为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冷静来看,这个是不现实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来没有离开过“组织”这一社会结构形式,有组织,就会有监管。
黄步添:最早的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它诞生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从2009年到现在已经成为默认事实。美国对其认定为商品期货;中国是对其描述为数字资产。
但如果和商业应用相结合,就和监管不能脱离关系,无论中外。一方面,监管会对空气、纯融资项目进行监管。另一方面,区块链企业也需要跟监管部门沟通,形成对话机制。
在中国,我们看到,工信部、网信办都在和区块链创业公司进行深度沟通,制定监管策略、行业标准,这样区块链才能更好落地实体经济,大规模应用才有可能。
郁莲:没有监管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一些投机者用区块链技术发币,写个白皮书,做个ppt就可以融到资。最后让不少投资者蒙受损失。有些项目甚至涉及欺诈、传销等。
但有监管情况会好很多。比如英国的监管沙盒发挥了作用,他们对200多条区块链应用项目进行测试,只有不到30%通过,30%多的项目没有通过,还有30%的项目没有链,没法去测。投资者知道了谁靠谱,是不靠谱,这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投资者也也不会那么盲目。
中国2017年9月份的监管措施也很大程度阻止了虚假项目的融资行为。
我觉得区块链监管和项目的关系是能相互融洽发展的。监管方运用更好的监管技术,对真正做区块链应用项目的是一种保护;另一方面,项目方拥抱监管,需要提升自己的技术,达到监管要求,这也促进了区块链产业的发展。
主持人:2018年,中国区块链监管都有哪些新动向?其监管的核心点是什么?
肖飒:今年10月网信办出台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这个意见稿可以看出中国监管机构的智慧。该文件把区块链信息服务都纳入监管。广义理解,区块链是自带信息的,因此区块链应用项目都需要进行备案。
该意见稿明确了网信办是区块链的主管单位,而工信部在2018年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标准,其他地区金融办、行业自律组织进行辅助性监管。——我国针对区块链的监管架构基本完整了。
《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中国对区块链监管的逻辑,管理层吸收了P2P、股权众筹等经验,对区块链的发展有很大好处。
1.备案制比P2P更宽松。根据征求意见稿,申请备案,网信办在二十个工作日内予以备案,向其发放备案编号,并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向社会公布有关备案信息;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备案,在二十个工作日内通知备案人并说明理由。这是非常大的进步,很多行业备案被拒绝,都没有告诉理由。
2.备案制比注册制更有弹性,有一个行政法在中间做缓冲,避免了项目要么合规,要么成为阶下囚的严酷。
3.意见稿表明,中国对区块链的监管管住,但不管死,给与了行业发展的空间。
黄步添:2018年,我观察到的监管核心点就是对区块链技术行业标准的建立。工信部,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都已经建立一些技术标准,建立区块链的一些规范。这对行业发展是好事情,知道了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郁莲:从监管沙盒的监督来看,2018年区块链监管有一些进步。
沙盒监管需要四个层次:工具层、企业层、市场层、生态层。
2017年年底,包括“泰山沙盒”等工具已经出现,基于云计算的计算,在2018年6月上线了二代版本,实现了区块链自动化测试。不仅包括对公链社区态势与产品技术的基础性评估,更深度研究和分析了公链白皮书、项目间的关系、项目团队的效能、源代码相似度与质量等多维度的技术数据。
企业层方面,2018年出现了一些监管服务的企业,协助项目方更合规,帮助监管者实施监管。
市场层是指,已经形成了监管科技的交易市场;生态层面就是实现了监管科技的生态化,有各种各样的机构、组织参与其中。希望政府能够推出相关政策、方案,扶持监管科技相关企业。
主持人:2019年,您认为中国以及全球区块链技术行业还会经历怎样的监管?
陈柏珲:现在区块链技术行业发展的问题之一是资金分配不均。对那种回报特别快,回报率特别高的项目,热钱都涌去,就形成了泡沫。但真正有技术,做应用开发的项目,缺少资金。
2019年,大量泡沫往外挤的时候,投资更加理性。资金流向有实际应用的项目上。2018年,严冬,把投机者赶走了,真正的发展区块链技术的项目,不会因此而离开。
在这种背景下,监管的方向是向政策扶持为主。
很多人认为现在行情不好,但我认为这是新生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把不好的东西淘汰掉。留下好的东西。并且2019年区块链行情也不会立刻就好起来。是一个持久战。
回到现实,全球政府出台的措施,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细。
总之,无论中外,对待区块链会软的更软,硬的更硬。在区块链应用落地、技术发展、人才培养方面,政策会出台更多扶持;但金融方面趋向更加严厉,更加规范。
肖飒:2019年,各国会沿着现在的轨道继续往前走。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将区块链的许多业务纳入证券监管范畴,对区块链会更加宽松。
我们国家沿袭现在的监管思路,对用ICO及变相ICO,以及TOKEN炒作的监管不会相当长时间不会放松;但同时,我国对技术应用会大力支持。我们看到2018年有许多的区块链产业园出现,许多地区扶持政策出台,2019年也会继续。
我个人认为,中国区块链的发展会出现内地实践,海外融资的模式。
黄步添:2019年中国监管基调还是会对融资行为强化监管,但对公有链承载实际的应用会给予更多鼓励。另外,我们注意到2018年多地政府比如上海、杭州、湖南娄底等地也在设计产业沙盒监管。
2019年沙盒监管是区块链监管的趋势。国际上监管会呈现出明显分化,小国家会比较开放,但大国家,还是会优先考虑金融稳定。
郁莲:监管科技本身和金融科技、法律科技密切相关的。金融科技需要合规,一定要靠监管科技的保障。
2019年,全球区块链也会出现监管科技、金融科技、法律科技相结合。另外沙盒监管的四个层次包括:工具层、企业层、市场层、生态层将更趋完善。
原标题:2019年区块链监管预测:从对立到融合|区块链|区块链监管|
- 索尼加强监管PS4游戏中情色内容 引部分开发者不满2019-06-13 10:24
- 腾讯京东成乐融致新新晋股东 乐视网盘中涨超9%2019-06-12 14:03
- “向新而行 ,强大中国车”比亚迪演绎强大中国车2019-05-30 13:57
- 獐子岛扇贝又又又跑路了 证监会和交易所看不下去了2019-05-24 17:27
- “深海勇士”:碧海寻声2019-05-14 13:50
-
2
哪个比特币钱包更安全,选择币信靠谱吗?
2021-02-05 16:02
-
3
受央视关注,必要科技C2M模式赋予产业发展新动能
2021-02-04 16:43
-
4
腾讯Light·公益创新挑战赛正式启动 腾讯优图向科技公益深度探索
2020-12-30 15:50
-
5
首届中国数字冰雪运动会成都站暨线下滑雪体验赛圆满落幕
2020-11-30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