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喝多少水才科学?一份不同年龄水量表让你明白

  • 2018-09-06 16:37
  • 今日头条
  

 

  “多喝水啊!”开学了,学校门口总能听到这样的叮嘱。有调查发现,很多孩子生病都是因为喝水太少;我国最早的药典《本草纲目》里也写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是百药之王。”

  可是你知道吗?喝水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喝水也是有讲究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需的水量也有所不同。那么,到底给孩子喝多少水算合格呢?有哪些办法能让孩子乖乖喝水?

  不同年龄儿童水量表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建议,10岁以下孩子,对于水的需求量因年龄有所不同:

  6个月~1岁,每天水总摄入量为900毫升(奶/食物+饮水),其中饮奶量为500~700毫升;

  1~2岁,水总摄入量1300毫升(奶/食物+饮水),其中饮奶量400~600毫升;

  2~3岁,饮水量600~700毫升;

  4~5岁,700~800毫升;

  5~7岁,800毫升;

  7~10岁,1000毫升。

  需要提醒的是,这里的量指温和气候条件下、轻体力活动水平时。如果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或进行中等以上身体活动时,应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

  以上适宜摄入量可以理解为日常的“及格线”,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进行灵活调整。

  

 

  小窍门:

  除了参考摄入量建议,还有一个窍门是观察孩子的尿液颜色。

  如果颜色透明清亮或稍微有点黄,说明喝水比较好;

  如果尿液颜色明显浓缩发黄,要立即补水。

  孩子正在成长,需要比成人更多的水来维持身体的运作,若是身体脱水2%,大脑得到的水就会更少,血液循环更差,因而容易发生头晕目眩,导致思维不清,最终会让孩子的身体和心智表现下降20%!

  因此,要培养孩子从小养成科学喝水的习惯。

  怎样喝水才称得上科学

  1、饮水时切忌大口吞咽

  很多人往往在口渴时才想起喝水,而且往往是大口吞咽,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喝水太快太急会无形中把很多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因此最好先将水含在口中,再缓缓喝下,尤其是肠胃虚弱的人,喝水更应该一口一口慢慢喝。

  2、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

  应在两顿饭期间适量饮水,最好隔一个小时喝一杯。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尿液的颜色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一般来说,人的尿液为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浅,则可能是水喝得过多,如果颜色偏深,则表示需要多补充一些水了。

  3、睡前少喝、睡后多喝

  睡前喝太多的水,会造成眼皮浮肿,半夜也会老跑厕所,使睡眠质量不高。而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人体流失的水分约有450毫升,早上起来需要及时补充,因此早上起床后空腹喝杯水有益血液循环,也能促进大脑清醒,使这一天的思维清晰敏捷。

  4、要多喝开水,不要喝生水

  煮开并沸腾3分钟的开水,可以使水中的氯气及一些有害物质被蒸发掉,同时又能保持水中对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喝生水的害处很多,因为自来水中的氯可以和没烧开水中的残留的有机物质相互作用,导致膀胱癌、直肠癌的机会增加。

  5、要喝新鲜开水,不喝放置过久的水

  新鲜开水,不但无菌,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几种矿物质。但如果时间过长或者饮用自动热水器中隔夜重煮的水,不仅没有了各种矿物质,而且还有可能含有某些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等。由此引起的亚硝酸盐中毒并不鲜见。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喝水少,怎么才能让孩子爱上喝水呢?不妨试试下面几招!

  五招帮助孩子爱喝水

  1营造乐趣

  家长可让孩子挑选一个造型独特的水杯,再配上一根可爱的吸管,让喝水变成游戏,成为值得孩子期待和开心的事。

  2形成规律

  当孩子有了专属水杯,家长可根据其上下学、吃饭时间、外出游玩等日程,协助建立固定的饮水习惯。

  比如孩子刚回家,要先喝水,或者每次饭前先喝一杯水,周末出游时也别忘了帮孩子准备一个装满水的水壶,让他知道可以随时随地补充水分。

  3设个小目标

  给孩子的水杯上标上刻度,每天完成喝水目标,家长要鼓励一下孩子。

  4少喝果汁

  一旦孩子尝到果汁、饮料的甜头,很可能养成用甜饮料解渴的习惯。因此,家长务必一开始就要让孩子远离果汁的诱惑。

  5养成习惯,自觉喝水

  要让孩子养成自觉喝水的好习惯,必须先让其知道离自己最近的饮水机或水壶在哪里,让孩子想喝水时,随时都能有。这样孩子才会懂得什么时候该喝水,要自己装水,不需要大人耳提面命。▲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