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主导锂离子电池市场 占了全球73%产能

  • 2019-09-03 11:15
  • 网易科技

8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锂离子电池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其已经开始在重型设备、交通运输等诸多行业取代铅酸电池。而中国抓住了这一转变,正在锂离子电池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以下是翻译内容:

整个世界的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全球电力供应不仅在逐步增加,而且现有运输基础设施的电气化正在迅速进行。到2040年,道路上超过一半的汽车预计将由电力驱动。

电池在这一转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一种相对较新的电池似乎肯定会在个人电子产品、交通运输和重工业应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事实上,锂电池正在稳步占据统治地位。

电池简史

长期以来,电池一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沃尔特(Alessandro Volta)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真正的电池。这项发明是电池领域的显著突破,从那以后电池技术只有少数重大创新。

第一个重大创新是发明于1859年的铅酸电池。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可充电电池,迄今为止仍是最常用的内燃机启动电池。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或多或少有一些创新电池设计,但直到1980年,一个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才被发明出来。牛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突破导致了锂离子电池的问世。1991年,索尼将第一块锂离子电池商业化。

锂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锂离子电池中,锂金属以锂离子的形式从一个电极迁移到另一个电极。锂是最轻的元素之一,它具有最强的电化学势能。这使得锂电池能够在一块小而轻的电池中储存大量能量。因此,锂离子电池已成为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许多消费电子产品的首选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优势

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固有优势,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其销量呈指数级增长。这也有助于锂离子电池成本的持续降低。成本下降进一步帮助锂离子电池在新应用领域站稳了脚跟。

根据研究机构BloombergNEF的数据,在2010年至2018年期间,锂离子电池价格下降了85%,达到平均每千瓦时176美元。相关数据显示,到2024年这一价格将降至94美元/千瓦时,到2030年将降至62美元/千瓦时。

成本下降对任何在其服务中使用电池的公司,或那些需要存储能量的电力生产商等公司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锂离子电池的销售都是在消费电子领域,但电动汽车将推动未来的锂离子电池销售。

今天在路上行驶的大多数汽车仍然使用铅酸电池和内燃机。但过去5年,由锂离子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逾10倍。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制定未来禁止销售燃油车的禁令,期望电动汽车最终将主导个人交通。

当然,这意味着未来对电池的需求会大得多。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正与松下合作,投资数十亿美元兴建新的锂离子电池工厂。但在这种形势下,虽然制造锂离子的许多关键研究和开发工作都是在美国进行,但美国锂离子电池生产商的市场份额正在落后。

锂离子电池的相关增长市场是在重工业应用领域,如起重卡车、清扫机和洗涤器、机场地面支持应用和自动导航车辆等等。历史上这些小众应用采用的都是铅酸电池和内燃机。但经济效益的不断上升已经让这些领域迅速转向采用锂离子电池。

中国已经抓住了这一转变势头,在这一领域确立了市场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的市场主导地位

根据BloombergNEF的一项分析,2019年初全球锂电池产能为316亿千兆瓦时(GWh)。其中73%的产能来自中国,其次是美国以12%的全球产能远远落于其后。

到2025年,全球锂电池产能预计将强劲增长至1211千兆瓦时。美国的产能预计将增长,但增速将低于全球产能。因此,美国在全球锂电池制造市场的份额预计将进一步萎缩。

特斯拉正试图通过建立自己的电池工厂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对于诸如加州OneCharge等供应各种类型电池的公司来说,在当地寻找供应商挑战太大。OneCharge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皮萨列夫(Alex Pisarev)他强调了公司面临的挑战:“美国制造商乐于使用美国当地生产的锂离子电池。但这在今天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必须继续从中国进口。”

这与太阳能电池面板的市场现状如出一撤。虽然太阳能电池面板是由美国工程师罗素·奥尔(Russell Ohl)发明的,但如今中国主导着全球太阳能电池面板市场。现在,中国正致力于主导世界锂离子电池的生产。

目前较低的太阳能电池面板帮助推动了光伏产业的爆炸式增长,反过来又支撑了美国的许多就业岗位。但这些电池面板大部分是在中国制造的。

中国在劳动力方面拥有主要优势,这使得它能够主导许多制造业。除此之外,中国的锂储量和产量也远远超过美国。2018年,中国锂产量为8000吨,在所有国家中排名第三,是美国的近10倍。2018年中国锂储量为100万吨,几乎是美国的30倍。

未来趋势表明,锂离子电池将在运输和重型设备领域取代更多的铅酸电池。向锂电池的转变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而中国正在将另一个清洁能源制造机会握在手中。(辰辰)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