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银隆内斗升级:魏银仓反诉董明珠 究竟谁在说谎

  • 2018-11-19 09:55
  • 国际金融报

  近日,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银隆”)的内讧升级。

  在珠海银隆确认起诉原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港股00370)之后,11月14日,由魏银仓控股、孙国华担任法人的珠海市银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隆投资”)发布了一封名为《致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的函》(以下简称“股东函”),声称格力电器董事长、珠海银隆第二大股东董明珠为了一己私利,利用公司对大股东发难。

  企查查显示,目前由魏银仓控制的银隆投资拥有珠海银隆25.99%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孙国华全资控股的珠海厚铭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珠海银隆9.5%的股份,排名第四;董明珠个人持有珠海银隆17.46%的股份位列第二。

  针对两大股东“互怼”一事,《国际金融报》记者多次拨打魏银仓的手机,但对方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格力电器方面相关人士则向记者表示,入股珠海银隆是董明珠的个人投资,格力电器不方便评论。

  股东“互怼”

  11月13日,珠海银隆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承认,网络上流传的《致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各股东的函》(以下简称《函件》)属实。

  《函件》称,公司新一任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在履职过程中,发现珠海银隆与大股东之间存在频繁的关联交易,其中部分交易存在异常与疑点。随后在聘请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调查时发现,原董事长魏银仓及原总裁孙国华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10亿元。其中,民事诉讼金额7.8亿元,涉嫌侵占公司资产的刑事责任2.7亿元。目前已向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交易中涉嫌刑事犯罪的,也已经向珠海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报案。相关机构已经正式受理。

  另有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魏银仓已滞留香港3个月。

  面对珠海银隆的指控,魏银仓先是在11月13日当天接受《汽车商业评论》记者采访时称:“用我的公司告我!你觉得真实吗?”次日,魏银仓就展开了反击。

  11月14日,银隆投资发布《股东函》称,大股东为公司负债经营是全体股东明知并接受的事实,个别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董明珠为了一己私利,利用公司对大股东发难,实在用心恶毒,手段恶劣,大股东对此非常愤慨。

  《股东函》还称,珠海银隆已经沦为董明珠驱赶大股东出局的工具,为了打压公司估值,争夺控制权,董明珠置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于不顾。为了保障公司、投资者及创始人团队的合法权益,大股东将向法院起诉个别股东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明珠侵犯大股东权益,以及向有关部门举报实际控制人涉嫌违法的事实。

  2.5亿纠纷究竟谁在说谎?

  按照魏银仓的说法,双方争执的“种子”早在2年前便种下。

  2016年,曾经默默无闻的珠海银隆因为董明珠的介入突然“名声大噪”。当年8月,格力电器拟议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引发了中小股东的全面反对。随后在2016年12月,董明珠以个人名义,联合万达、京东

等知名企业,以30亿元共同入股珠海银隆,共计持股22.388%,其中,董明珠表示将投资10亿元。在此次注资完成后,董明珠还多次进行增持。

  但魏银仓表示,董明珠注资的2.5亿元实际是“借给他”的,双方也是为了这2.5亿“翻脸”。但是,至于这2.5亿元究竟是借款还是能换取股权的投资,魏银仓没有直接回复,只说这是“事件核心所在”。

  数位熟悉格力的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董明珠入驻珠海银隆遭到了太多人的反对,度过了蜜月期之后出现矛盾完全不意外。

  家电产业分析师刘步尘也向记者表示,董明珠的个性非常强势,再加上双方的理念也不一样,“闹翻”太正常了。

  双方的裂痕早在2017年央视《对话》栏目中便显露无疑。董明珠在节目中表示,包括珠海银隆在内的汽车普遍粗制滥造,银隆自己的客车连接缝隙很大,无法做到“无缝对接”。但是魏银仓认为,日本的车每辆要90万元,珠海银隆的车价格相对低廉,此外造车时间也不长,不足以满足要求。

  董明珠对此非常不满意,直接在台上放话:“就是这个钱,你能做到90万元的品质,那就是你的水平。”

  “格力系”入主

  随着董明珠的入驻,珠海银隆也开始改革。

  去年11月,珠海银隆完成了第一次高层变动。公司的法人代表由魏银仓变更为孙国华,同时魏银仓也从董事长的位置退下,由“二把手”孙国华接任。

  但仅仅4个月后,“格力系”的高管便全面接手了公司的管理。

  今年3月25日,珠海银隆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选举卢春泉担任新的董事长,聘请董明珠手下的“得力干将”、格力电器郑州公司原总经理赖信华担任公司总裁,孙国华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及总裁职务。2018年4月,公司监事会亦发生变化。

  在赖信华“空降”的同时,还有3名原格力电器管理层加入珠海银隆,担任分管核心业务的副总裁。

  很快,“格力系”的高管便发现了珠海银隆的种种弊端。7月底,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之前意识到珠海银隆的管理有问题,不过确实没想到问题会这么严重。”

  一位已经离职多年的珠海银隆前员工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先前公司的情况“很一般”。

  赖信华也向外界承认了珠海银隆的各种问题,如应收账款较多、盲目生产造成库存积压严重等,但最深层的问题来源于管理的无序和企业文化的缺失,“内部人浮于事、利益盘根错节”。

  赖信华把目前的过程比喻为“刮骨疗伤”,并表示珠海银隆“会有一个阵痛期”。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董明珠的“阵痛”或来自于前高管。

  下一步怎么走

  “银隆是沙子里的金子,把沙子拨开,就能让它发光。”董明珠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对珠海银隆的看好,并且还称“自己将全部身家压在了银隆上”。但是现在,深陷风波的珠海银隆是否还能够“发光”?

  2018年,珠海银隆的负面消息开始一个接一个出现。

  今年年初,有媒体爆出珠海银隆拖欠供应商12亿元货款,多个新能源产业园陷入停工状态。随后,广东证监局披露珠海银隆IPO失败,公司的“上市梦”就此中断。7月,南京银隆产业园因为纠纷,一度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查封,更是把外界对珠海银隆的质疑推向了高潮。

  与此同时,珠海银隆的负债情况也并不乐观。格力电器在2018年4月披露的一份公告显示,珠海银隆2017年的营业收入虽然高达87.52亿元,同比2016年上涨10.8%,但是净利润仅有2.7亿元,同比下降了67.94%。截至2017年年末,珠海银隆的总资产为315.12亿元,总负债为237.67亿元,负债率为75.4%。

  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珠海银隆在投入方面却不吝啬。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珠海银隆陆续在甘肃兰州、天津、广东珠海、江苏南京等地签署了总投资高达80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目前,珠海银隆在全国布局多达11个产业园区。

  除了资金问题,针对珠海银隆争论更多的是技术方向。

  数位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均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汽车属于重资产投资,珠海银隆扩张太快,导致董明珠的资金压力非常巨大,而且目前珠海银隆所采用的“钛酸锂”电池和市场主流不符合,未来的技术前景并不被看好。

  不过珠海银隆也并非没有支持者。一家大型电池企业总经理先前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包括珠海银隆在内,各大厂商在技术方面实际上没有本质性的区别。从运营费用上计算,目前各个公司生产的电池运营支出已经非常接近1瓦时/元的目标,在成本上即将和汽油车持平,未来甚至可能更低。

  随着补贴的退坡,上述电池企业总经理认为,未来商业上如何赢取订单、维护客户关系等将会成为影响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现在说珠海银隆“不行”还太早。

  (原标题:珠海银隆内斗升级:魏银仓反诉董明珠 究竟谁在说谎|董明珠|银隆|魏银仓)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