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面膜内幕:小厂造 出厂4元卖价翻7倍

  • 2018-09-30 15:14
  • 青年创业网

一级代理商与初级代理商的对话截屏,反映初级代理商很难赚到钱。

面膜代理商朋友圈中晒出的快递单及待发货物,营造出微商很忙很赚钱的样子。

面膜代理商朋友圈中晒出的快递单及待发货物,营造出微商很忙很赚钱的样子。

原标题:问题微商俩月造出一款“朋友圈”面膜

新京报记者调查朋友圈“国际大牌”面膜内幕:香港注册国内小厂生产;层层代理加价卖给消费者

你的微信朋友圈被面膜攻占了吗?如果没有,可能说明你的朋友圈太小了。近日,新京报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4.8%的人在朋友圈看到过有人卖面膜。

朋友圈中的“面膜们”如何出炉?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通过网络代办公司,打造一款全新的“朋友圈”面膜,从公司注册、产品设计到最终成品出厂上市销售,最快的流程不到两个月时间。一些没听过名字的“国际大牌”通过炫功能、造概念、搏出位、再通过层层代理加价卖给消费者。

面对鱼龙混杂的微商产品,北京市食药监局食品药品稽查总队网监大队队长李旼建议,微信平台方应加强对微商的把控,如实施严格的审核机制,制定相关规则,增加消费透明度。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微商将难以走上正轨。

微商之始

“网红”携三无产品引爆朋友圈

说到朋友圈微商,90后“网红”周梦晗最富名气,她被曝光留学回国后营造“网红”身份,积累10万粉丝并售卖面膜,同时也发展下线,自称年收入近8位数。而她的三无面膜却让一些卖家差点毁了容。

被媒体曝光的问题微商当然不止周梦晗一人。曾有媒体调查发现,由90后女孩王相予创立的“妃莉娅”减肥药,不仅无批准字号、无质量认证,还涉嫌夸大虚假宣传。而2014年,王相予就创立过另一款减肥药“奥汀羽”。

一年之内,“奥汀羽”被网友们发现为“三无”产品,“吃完这个月都没来月经”、“头晕,腰疼,脸色发黄”等买家投诉层出不穷。

“奥汀羽”自称是奥宇古娜生物科技(瑞士)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亚洲的主打产品,而该公司被扒出是2014年3月在香港注册的一家空壳公司。

其包装上的厂家也否认了生产过该款产品,“之前也有很多人询问,已向相关部门举报”。广州市白云区食药监局也向消费者出具书面答复,“奥汀羽”包装盒上的生产地址均为虚假。

即便如此,新京报记者发现,“妃莉娅”的多款减肥茶、面膜等至今仍在朋友圈中推广出售。

“网红”如果不靠谱,其他“国际品牌”呢?近日,新京报记者拿到一款在朋友圈销售的面膜,该品牌自称授权自瑞士V-TALK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方为“(香港)微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原料产地为瑞士,包装上并没有写被委托的生产厂家名称,而是直接写上了“分装厂址:广州白云区榕树塘南二巷2号”。

而在面膜盒子正面,看不见一个汉字,字号较大的品牌名称上,没有“R或TM”,这意味着这个品牌不是注册商标;盒子背面也基本不见汉字,记者通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官网查询其条形码,在国内和国外编码中,均查无此产品。

而当记者扫描盒子背面的二维码后显示,“微语(香港)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荣誉出品V-TLAK品牌水润面膜”30ml精华液10片装统一售价:268港币。

除此之外,记者在香港公司注册处并没有查到这家“微语(香港)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更重要的是,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网站上也无法查到该款面膜的备案信息。

也就是说,该款没有中文说明、条形码错误、无备案信息的面膜,根本没有在市场上出售的资质,就是这样一款“漏洞百出”面膜,在朋友圈正以150元每盒的价格售出。

微商之乱

足不出户俩月造出“国际大牌”

近日,新京报记者上网体验了一把“足不出户造大牌”——坐在家中,不到俩月,花费两三万元,你为董事长的国际品牌就可以在沿海某省的某个小厂里诞生,并且可以上市销售。

4月24日,在某知名网购平台,记者轻易找到了一家位于深圳的代办公司,对方承诺,花4000元,提供创办人身份证和签名扫描件,还有企业的中英文名称,七八个工作日之后,即可帮忙注册好一家合法的香港公司。

“最近怎么回事儿?好多人都跑来注册公司。”这名已经做了五六年香港公司代办的马先生说,两个月来,已经成交50多笔,“大部分都是微商,都喜欢叫‘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做面膜、减肥药、彩妆、护肤品的都有。”

“办好后我们会给你把全套的公司文件寄过去,包括‘公司注册证书’、‘商业登记证’‘法团文书’、钢印等等。”而如果还需要商标,再交2000多元,最快一个月就能拿到商标注册受理书,这个时候商标已经可以使用了。

为什么要注册香港公司?对方解释,一方面是为了营造一个大品牌的形象,国人普遍觉得那边东西比较好,可以作为一个宣传噱头;另一方面,一般你会以香港公司的名义和代工厂家签协议,如果有质量问题,消费者很难找你,如果真的去投诉了,责任可以推给工厂,你只是品牌所有商。

公司办好了,找面膜的代工厂也很容易。在网上,有不少空白包装的面膜,卖家常常自称是独家配方的自制产品,而另外一些出售与自制面膜包装的卖家则接受定做。

新京报记者找到一款名为“玻尿酸强效锁水补水天蚕保湿面膜”,该卖家位于广州,并称是自己的厂家。“你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和包装,大于5000张1.1元每张,签合同后再交5千元钱的‘三证’(营业执照、卫生、生产许可证)使用费,和1200元左右的备案代办费就行了。”

对于产品本身的安全性,该卖家自信满满。“我们有各种证件和执照,产品肯定安全,拿去食药监局怎么检都没问题,”对方称,包装上的生产厂商是我们,也同时参与备案,所以产品质量“可以完全放心”。

其实在网上,1.1元的代工成品不算最便宜,价格最低的厂家仅标价0.3元左右。

而找人做包装则更简单,以市场上采用最多的规格和材质为例,每片面膜的包装售价在0.2元左右,设计好图案后,额外收取1000元左右印刷制版费。

粗略计算,从一无所有到拿到自创国际品牌的面膜产品,仅需两个月。如果以1万张的生产量计算,各类费用平均到每张面膜大约为2.5元左右,而产量越大,对固定成本的稀释也就越多,如果再选择加工成本更便宜的成品,单片成本可以轻松降低到两元以下。

微商之忧

传销式推广4块钱面膜价翻7倍

层层代理、级级加价的是朋友圈常见“传销”式销售模式,一片出厂价4元钱的面膜,经层层代理加价,到消费者手中,价格已超过30元。

为了一睹微商代理们的日常,新京报记者卧底了某自称拥有50万人各级代理微商团队,其主打产品为一款自创品牌面膜,经调查,该品牌为香港某生物科技公司授权多个广州厂家生产,而这家香港公司诞生于2014年8月正蓬勃发展的微商,由一名长春的80后女孩创办。

卧底期间,一张各级代理分销价目表清楚地展现了上述品牌面膜代理们的团队结构。

该团队中共分为四级代理,其中最低等级的为分销代理,他们将直接面对消费者。这四种级别的划分以拿货量为依据,分销代理最少拿10盒,每盒进价105元;最上层的一级代理需要拿货5箱(300盒)、75元/盒。

而该款面膜每盒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为158元,一盒产品有5片,这样算来,最高层的代理以15元的价格进到一片面膜,经过层层代理到消费者手中时,价格已经翻倍超过30元。

事实上,这些代理们赚到的可能并非这片面膜的“大头”,新京报记者以品牌商的身份接通了生产厂家的电话,“你们帮我做一款和某某品牌一样的面膜要多少钱?”“嗯……一公斤成品110块,每片差不多30克,可以装33片,算下来每片大概3块3。加上包装最后不到四块钱一片。”

如此看来,面膜的暴利早已不是新鲜事,这款面膜出现在买家的朋友圈方式,才真正让微信好友们头疼。

微商之困

变了味的朋友圈先拉熟人再谈“买卖”

微商的广告刷屏频繁轰炸下,朋友圈已然变了味。尽管微商们都希望能空手套白狼,但是大多数底层微商的结果却是“钱未赚到还赔尽感情”。

上述品牌的代理小敏(化名),是记者在卧底期间在朋友圈最活跃的微商之一。“新手代理刚加入,一天收两个代理!看到你们的进步才是我最欣慰的!”、“如何吸引意向代理并转化为你自己的代理,牛到不行!”、“宝贝说干就干,那么迫不及待……”

在4月20日至29日的10天时间内,小敏一共发布了93条朋友圈,全是“事业”,作为一名二级代理,她已经很少发布客户使用效果图,更多的是自己下线们每天的进步和自己对代理成功学的感慨。

一天发这么多条朋友圈,还会有朋友吗?有微商称,透不透支人际关系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朋友圈已经成了赚钱工具。

“你觉得烦是因为你终究不想做微商,他们的这些”励志帖“吸引的是那些想靠这个赚钱的人,假如你有1000个微信好友,其中200人是低级别微商,你想要吸引的就是这200人。”

说完了大代理们的游戏,小分销们又是怎么过日子的呢?

天涯论坛里流传着的一首现代诗《代理》:“有的代理向我反映/为什么我拿货以后没人买/我说/废话/说的跟有人找我买似的”。

四月初开始拿货做分销的小雨(化名)同时做着一款唇彩和香皂的生意,一个月下来,卖出了8支唇彩,而香皂则“没怎么卖”,自己用了一块,送人两块。“我的体验就是现在微商不是很好做。比如我今天搞活动,人很少,好友也烦,我猜也有朋友屏蔽我。”

  (原标题:微商面膜内幕:小厂造 出厂4元卖价翻7倍|面膜|内幕|小厂)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