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创业趋势:新药研发

  • 2018-09-29 11:20
  • 青年创业网

  2012,在卫生部新年献词中被定性为“深化医改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办医的“新36条”细则出台,民营医院将可以像公立医院一样参与评级、作为非营利机构经营,公立医院可以转制为民营;2011年末中央财政为“重大创新药物研制”专项下拨的400亿重金,去年又再追加750亿;针对2012年起5年内全球600多个专利药到期引发的仿制药过热,年末又出炉了新的药品质量要求和梯级定价方法;全球最大医疗设备制造商美敦力(Medtronic)以8.16亿美元收购“康辉医疗”,释放了中国医疗器械将登上世界舞台的积极信号。

  众多机构宣布布局医疗,已经或筹备成立行业基金的就有君联、德同、软银中国、高特佳等。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就处在大爆发的前夜。

  新药和医疗服务是重点

  口述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杜莹 整理 | 严晓霖

  在做投资之前,我从事新药研发大概有20年。就我个人观点,中国大医疗健康产业最缺同时也最有机会的是新药和医疗服务。具体来讲,创新药、高端生物仿制药和医疗卫生系统改革是我在2013年最关注的领域和方向。

  欧美真正有实力的医疗公司,都是以研发创新药为主。一个市场很小的药拿到新药证书就值十几亿美元,市场大的药收益可达上百亿美元。从投入、回报的比例来看是值得的,一些针对疑难疾病的新药往往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靠专利保护雄霸市场。

  但是在中国,仿制药充斥市场,自主创新药少有创业者涉足,也鲜有投资人关注。说明在中国,有领导全球新药研发成功经验的创业者少,真正懂新药研发的投资人更少。

  创新药可以是针对全新靶点的新药,也可以是对现有药物的优化和改造。去年,浙江贝达药业的抗癌新药凯美纳(Conmana)上市一年就有两三个亿的收益,这就是一款针对已知靶点的创新药。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在国外有新药研发经验的科学家纷纷回国,想要在中国大展身手,但都面临了非常大的融资困难。今年,我个人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寻找从欧美引进优质新药到中国来开发的项目,因为这样可以极大缩短开发时间、降低早期风险。

  仿制药领域,我认为值得关注的是生物仿制药(biosimilar drug)。化学仿制药(generic drug)由于进入壁垒较低,中国药企与其他国家相比没有明显优势。但生物仿制药的全球市场才刚刚开始。

  除新药以外,去年政府向民营资本办医院伸出了橄榄枝。民营资本办医,开展得比较早的是建眼科、齿科、体检、医美等专科医院或诊所连锁经营。对综合性医院,又有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移交)、ROT(Refurbish-Operate-Transfer,更新-经营-移交)、产权收购等不同切入方法。我最看好的是医疗资源不错、经营理念亟待市场化的既有公立医院通过ROT模式转民营,卫生系统将医院的经营权委托给企业,企业自负盈亏。

  中国需要改革的公立医院太多了,ROT模式的优点是投入资金较少,只要建立起一套先进的管理方法,就比较容易扩张。而如果要收购医院股权,扩张速度就会比较慢。至于专科医院,医疗人才短缺是当下无解的瓶颈,但在一些对病人资源、管理模式、药的投入需求多过基础设施的细分领域还是有机会,比如:精神病院、康复中心、儿童医院。反之,心血管病这类需要大型设备的医院,机会就比较渺茫。

  (原标题:2013年中国创业趋势:新药研发|年中国|创业|趋势)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