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创业人才争夺战:送钱送房送户口

  • 2018-10-08 08:31
  • 青年创业网

领完年终奖,回乡发发红包过过年,就迎来了年后离职季。

今年唯一不同的是,行动最快的竟然是各个二线城市。年轻人还在脑内构思辞职信草稿,职场老手正向有意提供工作的大佬问好。新一年的未来还在迷惘中酝酿,二线城市的人才招揽广告已然杀到!

2月27日,杭州地铁1号线龙翔桥站C口,返城潮汹涌,两旁广告箱如往常般亮着瓦力十足的灯光。Sophie经过时,被上头的文字吸引了——“‘蓉漂’计划青年人才驿站”、“成都·许你一个美好的未来”。

成都抢人抢到了杭州家门口,还来不及为杭州倒吸一口冷气,其它二线城市也纷纷使出杀招。城市政策并非唯一推力,房产开发商为人才争夺战添了一把火。根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2018年春节后,武汉、西安、南京等地多个楼盘均推出优惠政策,“送钱送房送户口”的口号不绝于耳。

人口集聚,则为城。

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本质是资源竞争和城市竞争。各城市在这场PK中孰胜孰败?

多城市政策齐发,并驱争先

“古时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今日伯乐已翘首期盼,千里马却迟迟不归。”受国家双创政策的春风照拂,从世界范围看,2017全球十大创业生态系统中中国占据两席,北京上海分别排名第二、第七;从中国范围看,杭州紧随北上广深成为排名第五最适宜创业的城市,武汉、天津、苏州、成都、南京依次进入前十排行榜。

曾经的“上海后花园”杭州今非昔比一跃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先后举办了G20峰会、云栖大会、移动互联网大会等多个享誉国际的会议,拿下2022年亚运会的举办权,杭州的振兴为其他省市起了带头示范作用。“得贤人者得天下”,错过了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又怎甘心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落后,落户安家给补贴,强势崛起的二三线城市使出了洪荒之力。

“六朝古都”南京

沿海省会城市、“南京都市圈”腹地,受长三角经济圈的照拂,南京经济发展可谓得道多助。在这场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中,南京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创业就业。被评选上的优秀创业项目给予20-5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政府提供免费创业场地或给予场租补贴。担心没钱创业?只要一颗红心,启动资金政府想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将提供个人贷款最高30万元、合伙创业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成都“蓉漂计划”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以平原为主,坐享“西部之心”的美誉。政府也坚持将“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作为持续发展方向,打造生态之城。同样是政策先行,政府对获得天使投资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给予其所获天使投资额的10%、最高100万元的经费补助;为大学生提供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创业贷款,鼓励孵化器众创空间建立,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两个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城市,加快建设西南经济中心亟不可待。

“加速转型”的合肥

曾经的“弱二线城市”合肥在胡润研究院2017年发布的2016年全球房价指数中,房价涨幅超过40%,位居2016年全球房价涨幅第一。轨道交通开通,“滨湖新区环湖CBD”建设,多项利好政策鼓励打造高新区。安排配套资金支持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百万金额奖励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设立天使投资基金扶持初创企业。近两年来中部城市合肥在高新产业发展方向增速明显,进一步实现代科技新城的目标。

“九省通衢”武汉

武汉拥有高等院校82所,数量居全国第二。其中985工程建设大学两所,211工程建设大学七所,每年向全国输送大量优质高校毕业生。从交通战略位置看,高铁网络覆盖大半个中国,与北上广一道构建中国四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得人才者得天下”,如何留住高校人才,吸引外来优质人才成为武汉未来建设的重中之重。

创业一年能申请最高20万元的补贴款项;对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分别给予1亿元、5000万元的建设经费支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高200万元的奖励,近两年,武汉因地因势制宜,在双创事业上的发展增速迅猛。

逆袭的杭州

G20峰会、移动互联网大会先后在杭州召开,曾经的“上海后花园”一跃成为创新之城,是一线城市人才返流的首选城市之一。去年杭州市常住人口达到946.8万,比上一年增长28万,接近两倍的净增长。

政策形势利好、地理位置优越,杭州的人均创业密度位居全国第一,创业热度持续两年超越北京上海,双创事业的发展为全国作出表率。杭州政府实施“青蓝计划”、“雏鹰计划”等多个计划;针对大学生创业、留学生创业、文化创意项目、科技计划项目等不同项目分类,给予无偿现金资助。正是政府开明给力的政策与城市本身的优势造就了今日的杭州,明日的杭州值得期待!

各城市政策细节见下图:

一年工资只能买一线城市的一个厕所,只有前三名才能留在北上广……戏谑的话不绝如耳。落户及购房政策上的严加把控与生活工作的高压,导致了人才回流,毕竟人生苦短,生活品质很重要。张开双翼拥抱新血液新力量的二三线城市,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曙光。

奔赴二线,创业去!

谈二线城市创业前,先让我们看看成功者的地域分布图。

根据中国经济网等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城市资本竞争力排行榜”,截至2017年10月31日,中国A股市场共有3408家上市公司,其中有303家注册在北京,270家注册在上海,深圳有267家,北上深占据四分之一。排行第四的杭州(126家)只有深圳的一半不到。

一二线城市仍存在鸿沟,这一点毋庸置疑。从增量看又如何呢?去年深圳新增40家IPO企业,上海38家,杭州26家,北京25家,广州19家,宁波18家。

杭州夹在上海与北京之间,宁波则紧咬着广州的屁股,从增量看,二线城市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那么,资本究竟聚集在哪些城市?根据企信宝在2017年年末发布的的一份数据图来看,北上深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广州的对外投资笔数则落在了杭州后面。天津、南京、宁波、苏州、成都等城市则平分秋色,可见不少二线城市之间还没有拉开绝对差距。

资本对外投资程度表明城市资本积淀,招商引资的能力则昭示着新兴企业的发展状况,或许能从中一窥多年后的城市经济发展排名。从下图看,在外来资本流入榜单中,北上广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但宁波已经追平杭州,并隐隐有领先势头,天津、广州、苏州等城市发展势头则极为接近。

创业前期,资本的力量不可或缺。相比于北上广,二线城市的资本力量略为欠缺,但当我们将流入流出两图对比来看,可以发现各城市资本流出量相差悬殊,但资本流入量却更为均衡。这或许也在昭示着,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差距将会缩小。

二线城市的人才

人,是创业的基石,他们在城市生态中究竟如何流动?如果说政策和户口是一枚定心丸,那么城市自身的吸引力,才是真正的迷魂汤。

职业匹配度、交通、房价、经济发展程度,甚至空气质量、离家乡的远近,都切实地影响着那些在城市抉择中摇摆不定的人。

▌就业

最能影响人才流向的,当属“就业机会”这一因素。根据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于2017年中旬发布的《中国职业数据白皮书夏季号》,一线城市正在出现“出逃”情况,苏州、武汉、成都是最受年轻人青睐的二线城市前三甲;而27岁则成为了最适宜出逃的年龄。

而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一批二线城市的平均薪资正在接近一线,杭州、宁波、南京等地薪酬可观。

舍弃一线城市璀璨的夜生活和遍地的机会,奔赴二线,图的是个舒适生活。房价没那么高,工资别低太多,从现在的趋势来看,二线的发展势头也不赖。

但别笑得太快,在比较各城市的薪酬前,先考虑一下自己能否顺利找到工作。

智联招聘调查显示,毕业生期望就业的三大行业依次为,互联网、汽车制造、金融。除了阿里、网易坐镇的杭州之外,大部分二线城市的互联网发展都很不充分,一家互联网招聘平台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在北京招聘的互联网公司数量为16200家,西安、苏州等地只有数百家,城市与城市之间,仍存在鸿沟。

在高新产业上,一线城市仍然具有绝对优势。不少人才因工作岗位特性,二线城市工作机会稀缺,只能留在大都市。

以政策留人的确是良策,但它就像糖果包装纸,只能形成短期吸引力。丰富的工作机会才应该是那颗糖,慢慢甜,甜到永久。

房价

在北京上海熬夜、加班、快速成长,等领完年终奖却发现一年的辛苦还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甚至随着房价上涨,离买房目标又远了一点。

这是最令人想奔赴二线城市的时刻,也的确有这样一批人将之付诸于实践。

那么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究竟如何?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与2017年9月初发布了一份报告:

房价收入比是房屋总价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可以计算出不同地区家庭购房的难易程度。其计算公式是:

以深圳为例,不吃不喝34.9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而在发达国家,一般房价收入比超过6就可视为泡沫区。如果家庭条件一般,留在北上广意味着要当许多年的房奴。

且这房奴还不当不行,房子与户口、教育等相连。欧美国家的年轻人可以一辈子租房,但在中国,却少有人敢选择这样的生活。

二线城市中,南京、福州、天津、太原、杭州、合肥、苏州、郑州的房价收入比都在11-14之间。相比于数值超过20的北上深,生活压力无疑减少了许多。

交通

“map看世界”根据公开数据对各大城市的地铁运营线路进行了整理,二线城市中,南京和深圳在便利性上位居前列,苏州和杭州垫底。

铁路运营里程数,决定了白领们的活动半径,在运营线路长度只有108公里的杭州,不少求职者只能在居住点5公里半径内找工作。杭州政府显然也意识到了交通对经济发展的限制,目前地铁三期规划已核发,预计到2022年,杭州将实现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达446公里。

综合薪酬、就业机会、房价和交通,人才们最为动心且不断涌入的那座城,是否也更适宜创业的呢?

  (原标题:二线城市创业人才争夺战:送钱送房送户口|城市|创业|人才)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